第三十七章 太监带上二品顶戴,言官直谏反被革职(1894年)

光绪二十年,中日甲午战争爆发。日本迈出了其“八纮一宇”战略的第一步,清朝也尝到了长年内耗的苦果。自光绪十年开始建军的北洋舰队,在历时一年的战争中,被日本海军打得节节败退,几乎全军覆没。消息传来,朝野震惊,中国震惊。

那么,一支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超于日本的舰队,为何在与对手交战时却如此不堪一击呢?恐怕第一个要被问责的就是北洋大臣李鸿章,当然总理海军事务的醇亲王也逃不脱关系。

可惜清廷连问责的机会和时间都没有,因为这一问责,慈禧就脱不了干系,守旧派会站出来护着。何况清廷还需要李鸿章去和日本人谈判呢?日方这次的谈判代表是伊藤博文,也算是李鸿章的老相识了,而且素来对李鸿章评价甚高。北洋舰队战败后,清廷必须找出一个和谈代表,而这个代表的唯一人选自然就是李鸿章。

光绪帝这个时候虽然十分愤懑,但是他已经学会了从全局出发来考虑事情,何况他曾与李鸿章密谈多次,也收到了李鸿章关于海军经费被挪用和克扣的折子,知晓了这个北洋大臣的为难之处。www.zycjzx.cn 菜戒小说网

当然,此时的光绪帝毕竟还年轻,李鸿章几句话就哄得他转怒为哀。其实,那些守旧派克扣海军军费的事早已不算新鲜,这李鸿章若是真的为了抗敌救国,总是有法子拿到军费的,但他宁愿将军费拿给慈禧修园子,也绝不得罪朝中的守旧势力。

自曾国藩建立湘军开始,其实朝廷就一直防着这些有“私家军”的汉人将领,李鸿章一手建立的北洋舰队,在醇亲王这些人看来,也不过就是李鸿章的家奴。偌大一个清朝,上百个朝政大臣,尽皆把眼光局促在一己之私。所有人都好像瞎了一般,看不见世界的局势,宁愿被西洋人和日本人欺负自己的国家,也不愿意放下一些旧有的观念和成见。

而李鸿章对付这些刁难的手法也只有一个,那就是欲擒故纵,可是这妙计的诱饵,却是大清朝的领土和将士的性命。李鸿章明知北洋舰队缺乏维护,武器老化;明知舰队将领刚愎自用,互相倾轧;明知海军的军纪松弛,战力低下……明知不可胜的情况下,却认同了对日开战。

这是真正善于玩弄权术的人才有的魄力,李鸿章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可能要付出的代价,但他还是要赌一把。因为他要用清廷的惨败来证明自己的正确,他要拥有一支能够真正得到朝廷全力支持的北洋舰队。

只是这场政治赌局所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,毕竟那是两亿两白银,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以及北洋水师无数将士的生命。

在此之前,朝廷如果肯拿出哪怕十分之一的赔款来建设北洋舰队,就不会有甲午战争之耻。可惜李鸿章还是低估了朝臣的无耻,他虽然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角色,却不懂得无耻亡国的道理。

其实,整个清朝晚期

,国力都是在内部的权力倾轧中耗掉的。那些朝臣宁肯割地赔款,甚至宁愿当亡国奴,也不愿让自己的政敌得意。只因那江山是皇上的江山,而不是这些朝臣的江山。但如果自己的政敌一旦得势,就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利益甚至性命。于是,朝廷上下,一切以自我保全为前提的倾轧从未休止过。可以说,整个国家就是被这些内斗不休的蛀虫给慢慢侵蚀殆尽的。

但就是这么一群人,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还不思反省,倒像是有了借口一般,纷纷上折子弹劾李鸿章。

李鸿章递上去的折子上记录了大批官员挪用和克扣海军军款的事项,但就是这些人都还厚着脸皮上折子斥责李鸿章治军不力、贻误军机,最终才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惨败。却丝毫不提北洋舰队装备老旧、无钱维护、军饷不足的事实。

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守旧派的势力在上折子的时候还带上了李莲英,认为是李莲英包庇了北洋大臣,蒙蔽圣听,所以才有了甲午战争的爆发,导致朝廷不得不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。

对于李莲英来说,这又是一次无妄之灾,在光绪十二年之后,他便没有遇到过这么大规模的抨击。而这次朝臣们非得把他也拉上,恐怕也跟光绪二十年李莲英又得了一个翎子有关。

慈禧特别宠信李莲英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儿,因为李莲英而破的规矩多的去了,李莲英虽然也稀罕那些“身外之物”,但到底还是心存惶惑,知道这样践踏祖制是惹火烧身的事儿,所以李莲英的低调也是出了名的,向来在慈禧面前都是规规矩矩,从来不做太后不喜欢的事儿,虽然也为不少人说了好话,为慈禧办了不少埋汰的事儿,但却从来不曾将任何人的利益置于慈禧之上,这个明面上的“忠”,他是担得起的。

但是,慈禧就算如何封赏他,总还在整个后宫的圈子中,按照大清朝的法律,这太监的品级以四品为限,这是雍正皇帝当初为了防止内臣干政而定下的死规矩。但是,这一次慈禧却给了李莲英一个二品顶戴花翎,虽然俸银依然是按照四品的标准,这个二品也不过是个虚衔而已,但却实实在在破坏了大清朝的规矩,这朝中一干言官岂能坐视不管?

何况仔细说来,这李莲英也确实可恶,他这二品的翎子是在慈禧太后六旬大寿之后得到的,自然是为了奖励他寿礼办得好。

可现在朝廷国库空虚,慈禧素来都是个喜欢讲排场,而且奢侈无度的人,这国家穷成什么样子不是她关心的,她只在乎自己的寿宴是否办得有排场。

那内务府素来与李莲英关系交好,李莲英又是这次慈禧大寿的负责人,内务府库款支绌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。这当头当然不能扫了慈禧的兴头,李莲英便去查那内务府的开支,发现每年国库支出在月俸上的钱倒是笔不小的巨款,于是便要内务府号召全国所有的官吏,各自拿出当月俸

禄的四分之一,作为慈禧这次六十大寿的经费。

而这一笔款项加起来总共有两百万两有余,和整个北洋舰队的建军费用相当。

慈禧事后也知道了这事儿,就给了李莲英一个二品的顶戴翎子。其实,慈禧并不是仅仅为了奖励李莲英,她这个翎子一给,那些被扣了月俸的朝臣立刻就知道这事儿是谁的主意了,李莲英不管如何老实忠厚,在慈禧面前也不过是一个肉盾,时时都要推出去帮忙挡下那些非议。

李莲英拿了那二品的顶戴翎子不久,甲午战争就爆发了,现在战败赔款,清廷又要勒紧裤腰带。而那些记恨李莲英的人,也抓住了这个机会,虽然明明是北洋舰队战败,也硬生生要捎带上一个大太监李莲英。

其实,那么大臣如果不捎带李莲英还好,慈禧说到底也是满族人。虽然依仗汉族的大臣才逐渐掌控了政权,但经过了弘德殿一事后,慈禧与这些满族大臣也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,渐渐在守旧派中站稳了脚跟,所以反过来和守旧派一起,开始排斥和限制这些汉族大臣。可惜这些监察御史却不识抬举,若只是上折子说李莲英结党营私,让人戳着他的脊梁骨骂两句倒是无妨,因为慈禧本来就是把李莲英当盾牌使唤的。

但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却竟然在折子中说“和议出自皇太后,李莲英实左右之”。这个人虽然是个有胆识的谏官,但却丝毫不懂政治,这种说法无疑是指出已经宣布归政的慈禧依然在把控政局,这就使得事情的性质又严重上了百倍。

慈禧从来就不是省油的灯,立即要光绪帝明发上谕道:“军国要事,仰承懿训遵行,天下共谅。安维峻封奏,托诸传闻,竟有皇太后遇事牵制之语,妄言无忌,恐开离间之端,命革职发往军台。”

慈禧把控朝政几十年,早就已经落下了无数口实,岂会在乎这一两个谏官的批评,你说她把控朝政,她便把控给你看。这种蛮不讲理的态度反而最有效果。于是,一时朝中再也无人弹劾李莲英,更不要说批评慈禧专政了,因为安维峻就是前车之鉴。

可怜李莲英这一次又成了局里的“局外人”,在慈禧身边享绝殊荣,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代价。经过了这大大小小的几次朝臣非议,李莲英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,这些永远不能齐心协力的言官,其实没有多大力量,除非皇上或者太后想要你死,否则你只需要静静等待,这些言官们就能搬起石头砸了他们自己的脚,或者彼此吵闹不休,或者自以为聪明而触怒了圣驾。

总之,伺候了慈禧几十年,李莲英越发明白了一个道理,只有宫里的那几个主子是要“忠”的,光绪帝也好、皇后也好、珍妃也好,更不要说慈禧老太后了,只要忠心事主,保持低调,就没人能拿自己怎样,就算自己戴上二品的顶戴翎子,破了规矩,那些朝臣们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。

(本章完)

推荐阅读:

消失的画中人 重生后,傅爷的小祖宗野翻天 最强剑神系统 开坛看阴,我被青龙夜夜缠腰 女配华丽逆袭记 洛清欢君九离 离婚后被前夫夜夜抱着哄 奸相要逼婚之朕本佳人 书穿 逃荒小奶包,全家读我心后吃香喝辣 娱乐:成名后,我的恋情被曝光了 飞出苍穹 星之所向心之归途 猛男诞生记罗军 帝国之崛起 元素神座 都市古巫 月光光水凉凉 秦天子 夜香 客明 栀七传 曹昂曹操凤雀吞龙 铜雀宫 地府禁忌:从被重金求子开始 养老婆要从竹马做起! 网游之黄金圣骑士 狩望黎明 冷情殿下hold不住了 戮仙 云上鸢飞 我真的不想继承亿万家产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